海岛管理任务繁重,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、海岛生态植被的分布状况、海岛的保护状况等都需要详细了解,每年海监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进行监视监管,执法人员常年海上“疲于奔命”,成效仍不理想,达不到全覆盖。
引入了无人机技术用于海岛执法巡查,大大提升了巡查范围和监管效能。无人机灵活机动,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的地区,能够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,满足海岛海岸带地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的要求,快速获取岸线变化、用海用岛现状以及海域海岛动态信息,实现了对海岛的无死角、*********、近距离的全景拍摄,改变了以往无法了解海岛全貌的状况。
近年来,随着海洋经济迅猛发展,我国各类用海项目逐年增加,围海养殖、填海造地、码头建设等海洋开发活动的监测监视任务也日益加剧,以往利用船舶巡航、人工踏勘等平视化监测手段等很难做到无盲区无死角。无人机技术可以******监控海洋开发活动,做到全领域全覆盖执法,及时防范和处理违规违法用海情况的发生,大幅提高海域综合管理的时效性、权威性。
下一步,我国将继续加强无人机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探索,努力让海洋行政执法工作迈入无人机时代,为全国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,无人机自动起飞,沿着港口近海区域绕行。在指挥中心,海监总队的执法人员可以实时看到无人机从空中传回的视频图像,凭借着空中的“火眼金睛”,海域情况一目了然。“如有违法作业的船只,就可立刻指挥操控人员采用手动模式悬停,对违法渔船进行取证录像,指挥中心根据采集到违法证据视频,立即与数据库对比,命令执法船出动追赶,无人机同时进行空中跟踪,随时向指挥中心发布违法作业船只的坐标。与传统的海监船巡视方式相比,无人机的效率是传统方式的20到30倍,成本降低到原来五分之一;此外,从空中配备高清摄像头观察,有效解决了海上执法取证难的问题,堵住了执法漏洞。